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成 果 名 称: 动物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张龙现、吴亚楠、王荣军、韩立强、肖 燕、张昂克、张红垒、黄淑成、胡东方
成果完成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科技学院
申 请 等 级: 一等奖
申 报 时 间: 2022年
成 果 科 类: 农学
代 码: 1091
学 校 网 址: http://www.henau.edu.cn/
成果完成人: 张龙现、吴亚楠、王荣军、韩立强、肖 燕、张昂克、张红垒、黄淑成、胡东方
成果完成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科技学院
申 请 等 级: 一等奖
申 报 时 间: 2022年
成 果 科 类: 农学
代 码: 1091
学 校 网 址: http://www.henau.edu.cn/
一、成果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长期以来,本科生一直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大多数,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居中心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因此做好本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8年10月1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地位和前沿地位的定位,强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再一次强调了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并提出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豫教高〔2019〕71号),提出了要提高河南省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要求。
河南是农业大省,养殖业体量极大,多种动物疫病一直以来都是重点防范的对象;此外,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宠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宠物医疗市场前景广阔。对此,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性日渐增强。目前我省已经有多所院校开设了动物医学专业,包括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信阳农林学院、郑州畜牧兽医中等专业学校等。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是目前河南开设了动物医学专业的院校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基本上无法独立开展临床诊断、治疗工作,不符合社会需求,在开展科研工作中也欠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动手技能。归根到底,问题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在校学习时间不足,医学类的理论知识本身就复杂繁多、学习时耗时很多,并且动物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之其他专业更强调能力培养、强调实验技能和临床技能的训练;2.各门课程间独立开展教学和实验,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层面上的体系,也没有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联系起来,导致毕业生不能很好地对某一特定的疾病做到多学科间交叉应用,从而无法系统地解决预防、诊断、治疗等一系列实际问题;3.验证性、演示性的教学实验占主导地位,学生缺乏真正动脑动手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目前欧美及一些发达国家,动物医学专业多自成体系或归属于医学类专业,学校对于学生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学习兽医专业需要先学2至3年预科,然后才能进入正规本科教育,因此国外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远远长于我们省内的动物医学专业设置。以美国为例,美国兽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已经至少有一个4年的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时间至少为8年,而我省的动物医学专业设置普遍为4年或更少;此外,美国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这也有助于培养其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这也是我省同类院校所不能比拟的。
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将其动物医学专业改为五年制。2016年,国内共有10所高校的动物医学专业是五年制教学,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工学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新增了广西大学、吉林大学和扬州大学;2019年山东农业大学也将其动物医学专业学制修订为五年,同年申请变更学制为5年的院校达到14所。现在五年制动物医学本科教学的高校在全国专业排名中站位多数比较靠前,其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中也更具竞争力,相比之下,我们省内高校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或考研面试中则暴露出较多的劣势。五年制学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在校学习时间和空间,创造有更优越的临床实践条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来满足临床型和场站型兽医人才的社会需求,是当前中国动物医学类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大力推行。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副产品生物安全及宠物饲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动物医学专业的认可度也随之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禽流感、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暴发,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动物疫病不仅关系到动物健康和动物生产安全,也关系到人类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动物医学专业人员所肩负的责任。延长动物医学专业学制、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仅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教育部“新农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教高厅函〔2019〕18号文件,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2019年9月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国家一流专业评审中取得不俗的成绩。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动物医学专业三级认证标准(讨论稿),动物医学专业要求学制5年。
综上所述,动物医学专业建设应该按照一流本科专业的标准进行建设,开展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创新性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研究,在河南省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很有必要,也是亟需推进的。
二、成果研究内容
河南农业大学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内唯一动物医学五年学制的高校,按照教育部“新农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开展了大学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创新性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
1.论证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抓实本科生培养各个环节。
通过调研、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动物医学四年制与五年制的差异,从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训练、突出专业特色三方面着手,将“学、思、践、悟”贯穿各个培养环节,形成了“两段+四模块+六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刚刚结束的2021级新生录取工作中,动物医学五年制招生专业志愿率均达100%,最高录取分数超一本线61分,在河南电视台进行了报道,显著提升了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五年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抓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坚持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紧抓“教”与“学”,创新教学思路,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教学单元、疾病案例为教学特色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活动。项目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业导师制+个性化选择”为创新点,从全校选拔并组建了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班,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和评价体系,被学校网站进行追踪报道。
3.加强师资培养,构筑新型人才队伍
坚持引才和育才并举,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及博士引进力度,近两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6名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加大现有人才培育,每年派出5名教师到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和进修,20名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建立“双师型教师实践锻炼计划”等项目,选派15名青年教师赴企业担任“实习驻场教师”,从行业企业聘请优秀企业家、研发及高技能人才等105人到学校担任本科生校外实习指导教师。
4.创新实践教学新机制,提升本科生实践技能
在实验教学方面实行“模块化实践教学”,建立以“基础讲解、手术操作、现场考核”三个模块(单元)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使学生一次课程持续完成多种动手的实践技能学习和拓展。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与牧原集团、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省内外43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本科教学实践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在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的2个国际教学实践基地。项目期间学生培养质量优异,被3家国内著名科研院所授予“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称号。
成果研究的难点内容:共建共享项目研究成果,形成河南省涉农高校一流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群。
1. 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共享
成果完成小组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科技大学、信阳农林学院等省内院校形成了虚拟教研室,打造跨地域、跨学校的具有“共享共用”特征的河南全区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新模式,使各高校发挥特长,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2.构建“虚拟实验+实训基地”实践新模式
成果完成小组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共建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河南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采用网络学习、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零距离、零时间的学习,打造“动物医学专业”虚拟教学共享模式,使多维度、各区域、跨学校的教学研究成为可行,实现以点带面、共建共享、全面提升。
3.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共建协同育人模式
成果完成小组与河南科技大学结对共创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在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方面形成协同育人模式。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目标,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两大育人体系。建设具有兽医特色的课程思政金课;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建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构筑专业有氛围、课程有示范、教学有典型、成果有特色的课程思政。
三、成果应用效果及推广
该教学成果立足于动物医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借鉴并融合了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在实施学业导师制的基础上,分别从提升本科生创新与专业实践能力、引导本科生实现学业个性化发展两方面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评价,促进高校本科教学的改革与提升,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同时,学科和专业是密切相关的,专业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该教学成果将动物医学专业和兽医学科在多层次交叉融合,走出了一条学科和专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模式,具有实践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
该教学成果在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实施1年,直接受益学生达到2000人,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效果,包括动物医学一流专业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思政团队、一流基地平台等方面,襄助兽医学一流学科发展:
1.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功获批省内唯一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带动2个动物医学类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药物制剂专业)成功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一流本科课程:动物医学专业重点建设了一批以研讨和互动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核心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前沿性、高阶性和创新性。近两年有7门课程被评为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3.一流师资队伍: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中既有荣登“中国好人榜”的王泽霖老教授,也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专家2人,也有从国内外科研院所引进的16名高层次人才,还有中原千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骨干教师2人,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校级荣誉15人,教学组织获评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4.一流思政团队:兽医寄生虫学团队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工作和专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学生思政、教师思政和课程思政同向发力,荣获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5.一流基地平台:动物医学专业注重产教融合,与河南牧翔集团、商丘贵友集团合作建立产业研究院,拥有牧原集团等43家企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与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中哈农牧学院等国际教学实践基地和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6.一流兽医学科:始建于 1927 年的兽医学科在动物医学专业建设中相得益彰,蓬勃发展,2020年以第一顺位入选首批河南省A类特色骨干学科,全国学科排名进入前 20%,国际排名进入前1%。
“动物医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成果大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在加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实验和实践教学,有效的巩固了教学效果,开阔了学生国际视野,该成果在河南科技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信阳农林学院、安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多所开设有动物医学及动物医学类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进行了实践和应用,经应用单位反馈,项目成果在其创新型专业教学模式、专家型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受益师生超5000人。成果可继续推广至全国相关院校开展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