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16:55    浏览次数: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 请 表
 
 
 
成 果 名 称    河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成果完成人    邓俊锋  程  琨  耿  娟  田  琨
               宫  辰  吴旭静  李 奎  王永才 
成果完成单位(盖章)       河南农业大学            
                                               
校 奖 等 级              一等奖                
推 荐 等 级             一等奖                
成 果 科 类             040101                
类 别 代 码      1041
推 荐 序 号      2920
成 果 网 址
 http://jwc.henau.edu.cn/plus/list.php?tid=442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制

 
填 表 说 明
 
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2.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度)》和《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规范填写。
3.推荐序号由4位数字组成,前2位为学校推荐总数,后2位为推荐排序编号。
4.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
a:成果属本科教育填1,职业教育填2。
bc:本科教育成果按所属学科代码填写(如:工学填写08);职业教育成果所属专业大类代码填写(如:装备制造大类填写46)。
d:本科教育成果内容属办学思想与办学定位填1、人才培养模式填2、课程体系填3、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填4、实践教学填5、创新创业教育填6、课程思政建设填7、教学质量评价填8、教学管理填9。
职业教育成果内容属教书育人填1、教学改革填2、教学建设填3、教学管理填4、其他填0。
5.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奖励。
6.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
7.本申请表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四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
一、 成 果 简 介(可加页)
成果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立项时间 2017.12 文号 2017SJGLX029
鉴定时间 2021.10 文号 豫教〔2021〕50138
成果起
止时间
     年   月 至     年  月 实践检验期
(年)
 
成果曾
获奖励
情  况
(限实践检验期内)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主持人/成员 位次
           
           
           
1、成果简介(不超过600字)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地方高校是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是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面临着向农业强省、畜牧业强省的转变,农业和畜牧业人才培养和供给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河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农业院校,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创新机制体制,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着力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强化课程建设、改革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力争在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作物学、兽医学是学校首批入选的河南省优势学科。农学院和牧医工程学院作为这两个学科的依托主体学院,紧紧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重点,坚持巩固课堂教学、深化实践教学、丰富第二课堂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探索核心课程建设、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全面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有效激发了培养过程的活力和张力,提升了育人效果。总结河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对地方农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主要解决的问题(不超过800字)
2.1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需进一步改进提升
一是部分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单一的知识讲授为主,对学生学的过程与成效缺乏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学习的引导不够。部分学生习惯了灌输式教学,对教师安排的课堂发言与讨论、课外自主学习还不适应,表现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对问题研究的深入性不够等问题,影响了教师实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二是部分教师缺乏在教学改革与创新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研究过程中存在投入精力不足,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由于科研奖励力度比教学奖励大,科研考核比教学考核容易量化,并且在职称评审中科研加分项目容易体现等原因,造成老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
三是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覆盖面、教学成果对学生的受益面有待扩展。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忽视项目建设、总结和应用推广。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不够深入,出现研究项目多、改革成果应用推广弱的问题。
四是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未能及时将反映本专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充实到教学中。专任教师总量有限,致使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主要精力用于完成课时任务,对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投入精力不足。
五是部分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喜欢传统授课方式,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需要一个过程。
2.2 科研促进本科教学需进一步发挥
个别教师对科研促进本科生培养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充分,为科研而科研,没有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科研训练对自己成长的重大作用。一是实际教学过程中,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管理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导致教师对科研促进教学认识不够充分。二是部分本科生认为本科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做科研是研究生的事情,没有认识到科研训练的重要性。
2.3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模式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模式单一,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不能在学生学业指导工作上提出精准的工作方案。一是目前大多数理论课程把闭卷考试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大多数考查课和实践环节以总结性论文或设计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无法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给予全面的评价。二是探索考试方式方法改革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压力,却不一定得到应有的回报,教师进行考试方式方法改革的主动性不够。
2.4 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功能需要进一步丰富
传统教学模式仍深深根植于部分教师的思想中,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促进作用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学校对于构建第一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还在进一步摸索中,体系的形成还不够专业和完善,两个课堂的有效对接和双向互动还有待提高。
2.5 学生对外交流有待进一步拓展
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和主动行为不足,参与数量和层次还偏低,国际化视野还不够开阔。一是国际化的合作办学模式及相应的制度设计还不完善。二是国际化办学经验不足,国际化办学的理念、人才和投入都有待改进和加强。三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分配给农业高校的本科生出国交流指标较少。
 
 
 
3、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1000字)
3.1 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振兴
完善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等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探索实施授予联合学士学位,稳妥推进跨校联合人才培养。积极稳妥设置农业产业工程、畜牧产业工程等新兴涉农专业。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一流专业建设体系,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全力实施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全力推动农林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专业认证。
3.2 进一步改进提升教学方法
一是组织全校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学习和讨论。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全体教师自觉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从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主,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二是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对进行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的教师,给予专项资助;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加大教学为主型教授和副教授的评审比重;加大教学突出业绩的奖励权重。三是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优秀教学改革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如定期组织教学改革成果专题报告会,开展教学改革专题座谈会,建立优秀教学改革成果网络交流平台等。
3.3 进一步发挥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
一是努力营造科研促进教学的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科研成果、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经验及教训,增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思想、方法及前沿动态。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向他们宣传科研对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二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根据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时间、承担的任务和取得的成果,给学生一定的学分奖励。同时,根据指导老师投入的时间、精力计算工作量,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参考依据。三是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成立一些相应的社团,定期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对获奖者予以奖励。五是举办科技文化节, 评选优秀学生论文,探索在图书馆建设本科生优秀科研成果数据库。
3.4 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模式
一是加大教学方式改革和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推进力度,以考核方式方法的转变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讲、做、考”三结合的教学组织与课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二是理论课采取多元化、全程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三是实践环节要完善考核模式和监管制度,对实践环节进行全程跟踪,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考核,并将实验报告或实习报告等过程性资料纳入考核范围。
3.5 进一步拓展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功能
一是建立教学、管理的协同育人体系。教学协同方面,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教师分工合作,建立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互动互补的关系。管理协同方面,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工作战线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形成协同学习模式。二是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促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互补。建立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数据库”,客观记录和如实评价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情况,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机融合。
 
4、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800字)
成果在以下3个方面有所创新,对其它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4.1更加注重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的创新使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有章可循,在确保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农学院先后出台《研究生“两系四级”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建立了以质量和创新为核心的长效工作机制。先后出台《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奖励办法》《博士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办法》等文件,在读硕士研究生在一级学报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论文奖励1000元;在读博士研究生在SCI源期刊公开发表单篇论文影响因子达2.0(含2.0)以上,每篇论文按影响因子×500元的标准奖励。出台《研究生导师竞争遴选办法》,在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首次进行了博士生导师遴选改革,凡是具有博士学位且创新成果突出的教师,均可竞聘博士生导师。
4.2 更加注重导师责任
导师是研究生的培养者和管理者,是研究生思想道德的熏陶者、学术科研的引领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和优质就业的援助者。导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研究生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导师不仅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也应在思想道德、创新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多加指导。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健全落实了导师首要责任人制度,完善了导师自评、互评、学生评教和学院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不断促进导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
4.3 更加注重协同培养
培养更多适合科研事业、行业产业与国家地区发展需求的优秀研究生,多主体、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培养研究生已成为时代要求。实践表明,协同培养能够有效利用社会各方资源,拓展了人才培养空间;大批科研和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教师队伍向行业延伸,充实优化了教师队伍;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到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去,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与融合,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人才培养个性化、个人发展多样化、课程全面精品化、方案看齐国际化、过程全面精细化”理念具有特色。以作物学为对象的案例分析具有特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提法具有创新性。
 
5、成果的应用效果(不超过800字)
以作物学为对象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人才培养个性化、个人发展多样化、课程全面精品化、方案看齐国际化、过程全面精细化”的特色理念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创新性做法。提出的对策建议在河南科技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等相关院校已经有一定范围的推广应用,受益师生超过400余人。
 
6、成果的推广应用(不超过500字)
 
 

 
 

二、教育教学研究代表性论文论著
论文
(限10篇)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期刊
等级
发表
时间
对象(填写主持人/成员) 作者位次
学位点动态调整常态化下的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策略
 
教育现代化 cn 2020.11 邓俊锋
王永才
第一
作物学研究生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科教导刊 cn 2019.12 邓俊锋 第一
地方农业院校学科治理探析——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本科高校学报 2020.9 邓俊锋 第一
培养创新思维的经济理论课堂
 
科教文汇 cn 2020.12 邓俊锋 第一
扎根中原沃土,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农业 cn 2019.12 邓俊锋 第一
协同创新的“不莱梅模式”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6.4 邓俊峰 第一
           
           
           
           
           
           
论著
(限3部)
论著名称 出版社 是否
独著
出版
时间
对象(填写主持人/成员) 作者位次
           
           
           
 
三、新闻媒体报道
序号 报道标题 媒体名称 级别 报道时间
1 投身乡村振兴 “泥坑博士”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人民资讯 其他 2021.08.31
2 以 农 立 心 的“ 泥 坑 博 士 ”——农学院作物学博士研究生吕伟增 河南农业大学报 校级 2020.09.30
3 走产教融合道路 让中原更加出彩
 
河南科技报 省级 2021.10.12
         
 
 
四、教材成果(如无可不填)
序号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印刷册数 对象(填写主持人/成员) 作者位次
1 金融统计学(第四版)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1.1 2000 副主编 第三
             
             
 
 
五、教学成果校外推广应用及效果证明
序号 成果应用单位 面向对象 应用人数
1 河南科技学院 3个学科 145
2 信阳农林学院 3个学科 240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持人
姓   名
邓俊锋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1年 6   月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
职    称
副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学报编辑部主任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与管理,合作经济、高教研究
工作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移动电话 13633806029 电子信箱 Jfdeng0616@126.com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研究提纲,组织相关调查,撰写核心章节,提出创新观点,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2)完成人
姓      名
程  琨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8年 10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副教授(内聘) 现任党政职务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生物学/教学实践
工作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移动电话 13783675706 电子信箱 1028810083@qq.com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参全过程与项目研究调研、研讨、论证等工作,梳理项目研究文献资料,整理项目实践成果资料等;
2.承担了项目结项报告部分专题材料的统稿工作。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3 )完成人
姓      名
耿娟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9年07月 最后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实验师 现任党政职务 中心实验室主任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实验教学
工作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移动电话 13007523869 电子信箱 gengjuanzz@126.com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参与调查问卷设计,资料收集、整理;
2.参与研究成果的撰写。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4 )完成人
姓      名
田琨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0年 1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讲师 现任党政职务 基建处处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建设规划
工作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基建处
移动电话 13733875600 电子信箱 tiankun@henau.edu.cn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0年,河南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2019年,河南省高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先进个人

 
 
 

 
 
 

 
 
 
 
 
 
 
 
1.参与调查问卷设计,资料收集、整理;
2.参与研究成果的撰写。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5 )完成人
姓      名
宫  辰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8年02月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技术
职    称
经济师 现任党政职务 正处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经济管理
工作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移动电话 13663710373 电子信箱 hnndgch2002@126.com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按照项目课题组分工,完成课题相关调研、材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2.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专长和科研优势,提出合理建议和修改意见。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6 )完成人
姓      名
吴旭静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4年12    月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技术
职    称
讲师 现任党政职务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思政,党建,创新创业教育
工作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移动电话 13673380728 电子信箱 wuxujing1974@163.com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7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1.参与完成课程培养方案的修订;
2.协助完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优化改进;
3.协助完成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
4.参与完成项目推广工作;
5.举办思创融合的弘农文化节;
6.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7.做好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工作。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7 )完成人
姓      名
李奎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3年 5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副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兽医学
工作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移动电话 13607669573 电子信箱 Likui0808@henau.edu.cn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参与调查问卷设计,资料收集、整理;
2.参与研究成果的撰写。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8 )完成人
姓      名
王永才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8年12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高级实验师 现任党政职务 副处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学科建设管理
工作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移动电话 13083606959 电子信箱 Wyc0002@126.com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协助主持人制定研究框架;
2.完成项目组安排的其他任务。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主持
单位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 主管部门 河南省教育厅
联 系 人 吴丽美 联系电话 0371-56552736
传    真 0371-56552736 电子信箱 jwcpgk@henau.eud.cn
通讯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平安大道218号 邮政编码 450046

 
 
 

 
 
 

 
 
 
 
本项目所完成的教学成果均属于河南农业大学。
为不断促进和激励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学校制定了相关引导政策,认真组织项目的前期论证和立项、中期检查以及后期验收等工作,积极协调开展研究活动,督促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进步。依托学校财务体系,为课题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依托本科教学体系,为项目成果的实践与应用提供了必要保证。学校为课题组成员提供研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方便课题组开展工作,想方设法解决研究工作面临的困难,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八、学校推荐意见

 
 

 
 

 
 
(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
 
 
 
 
 
该项目以作物学为对象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人才培养个性化、个人发展多样化、课程全面精品化、方案看齐国际化、过程全面精细化”的特色理念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创新性做法。提出的对策建议在河南科技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等相关院校已经有一定范围的推广应用。
    同意申报。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九、评审意见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