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德榜样 >

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教师王生英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1-03-24 09:39    浏览次数:
呕心沥血奏华章 一颗丹心育新人
                   ——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教师王生英先进事迹
     简介:王生英,女,汉族,53岁,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十七大代表。30年如一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一场暴雨冲毁了学校教室,她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为扩大教室,把家里的大豆、小麦等粮食卖了,不顾病残之躯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等。爱生如子,倾尽全力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求学。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党员、河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生英同志是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那里山高坡陡,土薄石厚,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三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默默奉献,大力弘扬着党员教师永恒的师德魅力。在教育工作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自己对教师的深刻理解、深厚挚爱和无悔追求,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楷模。中央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她更是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带头作用。她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洒一腔热血,育一代新人。
  一、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她多年的夙愿
  1956年,她出生在卸甲平大队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幼时她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可生性好强的她,偏偏喜欢上了读书,而在当时,上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村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一些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上学,更何况她是一个女娃,还有残疾。她的爹娘疼爱她,也比较开通,积极支持她上学。她深深体会到山区的孩子上学是多么的不易呀!于是她暗地时立下志向,刻苦学习,长大当一名教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都上得起学。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她以顽强的毅力,勤奋刻苦,读完了高中,并在当年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这时候她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她要做一棵“傲岩争春”的青松,扎根在这贫瘠的山区,为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她的青春和热血。
  二、山路崎岖,挡不住她献身教育的脚步
  她生活的卸甲平村共有4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大山相隔,就是隔河而望。她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从家到学校,中间隔着一条大河,需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因为她身体残疾,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冲断,往返学校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过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河水冲走。即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从这儿过河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初任教师的那几年,满脑子想的都是教学工作,趟水过河从来没有害怕过。经常浑身泥泞地赶到学校,再一身疲惫回到家里。1978年6月,连绵大雨下个不停。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只好让他们回到自己家里。这时候的她,心里没有了着落,急得团团转,只盼着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下来,可是雨依然不停地下着。顾不了许多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20多天里,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急,她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她已经记不清了。乡亲们每当看到她这个样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一股劲地掉眼泪。每当这时候,她常常想起她的老师送给她的两句赠言: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心里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三十年的教学生活,她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初任老师的头几年,她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为了给程度差的学生补课,她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地奉献着一切。多少个夜晚给学生补课回来,在山间小道上跋涉,道路漆黑,没有灯火,经常被摔得鼻青脸肿。但这些没有动摇她的决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她竞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
  三、“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面貌的改变”
  这是她对三十年来教学生涯的理解。1986年,她自愿到最偏僻、最艰苦的桃园学校任教。为了改善学校条件,她找来丈夫利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间,垒好土墩,修整了不平的地面,为孩子们上课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又自己花钱,和丈夫修补好教室。丈夫的支持让她感到莫大的幸福的鼓舞,工作到了忘我的程度。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经常吃住在学校。长时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身体变得消瘦、虚弱,常常晕倒在课堂上。她这种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着学生也感染着无数的村民。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出来,用一颗丹心育一代新人。
  四、再苦不能苦孩子,以家为校十余载
  1993年,一场暴雨冲垮了她们赖以学习、生活的的教室,学校坍塌成一片废墟。她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洪水不仅仅冲走了她们的教室,而且冲走了她们的期望和理想。当时由于山村经济十分困难,学校重建拿不出钱来。怎么办?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村里再也找不出一间能容下几十个学生的房屋。到外村学校去借读?不行!外村学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去外村上学要途经两条狼路,野狼经常在那里出没,过去曾有过小孩被狼吃掉的事情,非常危险。她便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家里的房子虽然不宽敞,也很破旧,但总比在野外上课强多了。爱人听了她的话,二话不说,便回家收拾屋子去了。从此,她们家里间、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三个班学生的教室。
  孩子们在这样拥挤的环境里上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她一心想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这在当时谈何容易呀!1989年因为爱人生病欠了人家一大笔债,而她当时每月只有70元的工资,怎么办?夫妻俩横下一条心,把家里可卖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拉出去卖了,盖房的钱还是不够。于是她们又到东姚乡李家厂村付银顺家赊砖瓦。好话说了一箩筐,才谈妥了砖瓦的事。为了解决木材问题,她们把家里的大小树木全刨出来,又到几十里外的安阳县马家乡横岭村姨父家借了椽子和檩条。在建房的日日夜夜里,她和爱人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建成了和孩子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为了学生们的安全,爱人又想尽办法,给楼梯走廊焊上了栏杆。从此,乡亲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而她和丈夫,因为建房过度劳累累倒了。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她们一家人节衣缩食,除了偿还欠下的外债,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学习用品。学生们的衣服脏了她给洗;学生们冷了,她给添加衣服、做棉门帘。孩子们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她就像他们的母亲。山里人都非常诚实,为了报恩,学生和乡亲们常常把家里的米、面、油、鸡蛋送到她家,她把他们的真情留下,把礼物一一退回,因为她办学没有任何所图,图得就是让孩子们好好学习。
  在教学上,王生英老师对所教学科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教学坚持六认真、重点突破,难点突出,语言简洁清楚,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把“寓教于乐”、“循环渐进”、“潜移默化”等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良好。她还积极转化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教给他们学习方法,督促他们改变不良习惯,学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虽然普普通通、坎坎坷坷,但她选择了教师这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为之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回顾走过的三十年,她虽然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能扎根山村,播种知识,实现她“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而感到无限地满足。回首逝去的三十年,数名学生升入了大学,数十名学生升入了高中,教学成绩多年在全乡名列前茅,数百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毕业生在改变着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成绩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她拥有的最大财富。精彩的背后她付出了多少,吃了多少苦,不言而喻。她的这种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扎根乡野,甘守清贫的精神不正是对科学发展观最好的践行吗?
  五、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中央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五十多岁的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头脑时时处于保先状态。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一系列有关论著和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认真记写学习笔记,并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实际,做到边学边思。在认真学习深刻思考后,撰写了两万余字的心得体会。考虑到卸甲平学校尽管校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很单调,于是她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三千元钱,购买了学生喜爱的图书,订了《小学生学习报》等报刊,建成了图书阅览室,让孩子们课余时间有了汲取精神营养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王老师是红旗渠的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刻刻鼓舞着她。她勇于面对山区的贫困、环境的险恶和身体的残疾,顽强地实现着自己“培育名花香天下,造就栋梁建中华”的志向。她用她的亲身经历,三十年的奋斗历程,感人至深的敬业精神和无私无畏的教育情怀为全体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用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优良作风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了实处。真可谓呕心沥血奏华章,一颗丹心育新人。
 
 
 
10年以家为校 25年以校为家 王生英的美丽心愿
    她是曾经感动中原人物,安阳林州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女教师王生英。
  【忠孝难全】没误一节课却误了见父亲最后一面
  王生英,1956年8月出生在林州市横水镇,是卸甲平村的一名小学教师。命运在给了她一条残疾的右腿时,也给了她大山般坚韧的性格。
  卸甲平村一共有4个自然村。1974年高中毕业后,王生英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当时那个地方,比现在要穷得多”。有很多孩子上到一二年级就不上了,只能回家上山拾柴、放羊,这给了她极大的震撼,“当时我就一个想法,要把我掌握的知识让孩子学到手,这样山区才有希望”。
  趟河,这是在一般人看来很平常的事儿,但对右腿残疾走路不便的王生英来说,可一点不平常。从她的家到学校,要走四五里的山路,中间有一条河相隔,因为腿脚不便,她经常摔跤。每到雨季河水暴涨时,河上的木桥被水淹没,常常会发生淹死人的事。无奈之下,王生英只好趟着没膝深的河水,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
  “当时我妈逼着不让我教书了,她说不能为了教书,把咱的命也丢了呀!”母亲的劝说没有改变王生英的主意。母亲没办法又不放心,只好每天护送王生英一直走到河边,眼看着她趟过河才回家干活。
  当时,王生英把全身心都放在了教学上,后来父亲生病,她也没能在身边照顾。直到父亲去世时,她都没能及时赶到病榻前,这成为王生英一个终生的遗憾,“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啥是忠孝不能两全”。
  就是因为这种坚守,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王生英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差别待遇】挨家去给学生补课没空陪自己孩子
  1978年6月,阴雨连绵,校舍经常漏雨,学校被迫停课。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每天拖着残疾的腿,冒雨踏着泥泞的山路,挨家挨户到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将近一个多月,她风里来,雨里去,没人知道她摔倒过多少次,但她硬是没落下一个孩子。“当时有个女学生给我提建议,说要不她组织大家集中到一起,在一个学生家上学”。这个建议,被王生英拒绝了:“挨家挨户上课,就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如果都集中在一起上课,天气又不好,放学后那么多孩子怎么回家?”
  当时的王生英,还是一名民办老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每月的工资是5元。虽然生活清贫,但王生英依然全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她的两个孩子长大一点后,都对母亲的做法不理解,“他们总是嫌我在家的时间少”。
  不能很好照顾自己的孩子,王生英常常感到内疚,但每当上课的时候,学生目光中流露出的那种对知识的渴望,甚至有的孩子叫她妈妈时,这让王生英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感到宽慰。
  为了不让孩子失学,她长年代穷孩子交书本费。雨季时,她还得留那些回家不便的学生在自家吃住。
  【说动丈夫】哪怕离婚也不能离开这些孩子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王生英的爷爷奶奶先后去世,家里为二老操办丧事,借了不少外债。
  1986年,王生英的丈夫王合生通过别人介绍,准备在东北承包一项大的建筑工程,随即,他给王生英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希望妻子能前去帮他做会计。“说实话,谁不想多挣点钱啊。”但王生英思来想去,还是拒绝了丈夫的要求。她心中放不下的,是这几十名孩子。“我这要是撒手一走,他们没地儿上学,这可咋办啊?”
  王生英说,登上了讲台,肩上就有了一种责任,一种对乡亲们的承诺,“要是说话不算话,不给孩子教课了,我还是人吗?”
  丈夫非常不理解,甚至提出了离婚。但王生英哭着说:“如果你真要离婚,我也没有办法,但我不能离开这些孩子。”
  最后,丈夫王合生被感动了,成了最支持王生英的人,并最终放弃了工程,回到了老家。从此以后,他就成了学校的勤杂工,修补门窗校舍,无怨无悔。
  【以家为校】校舍被暴雨冲垮把50多个孩子带回自己家
  几年过去了,王生英和丈夫就这样一直坚守在山区。
  1993年,一场暴风雨冲垮了桃园自然村的破旧学校。看着面前的一片废墟,王生英和学生们都哭了。
  王生英告诉记者,一开始,孩子都不想离开这所破学校,她就带着孩子在废墟旁上课。废墟边有一个羊圈。一天,一名小女孩上课时不停地挠头。王生英拨开孩子的头发,发现上面有一个红疙瘩。原来,羊身上的寄生虫跑到了孩子头上。
  无奈,王生英带着孩子们离开了破败的学校。为尽快能找到一间教室,她多次找村委会反映,但村里也无力建新小学。“没办法,我只能领着孩子到处打游击,去野外上课。”河沟、树下、山上、山下、房前、房后,能去的地方,王生英几乎带着孩子跑了个遍。然而,山里的天气变化往往迅速,经常是艳阳天里,忽然就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给孩子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还不仅如此,有一次一个孩子上山捡柴时,遇上了狼,结果摔下了山崖。此事,给王生英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认真考虑后,王生英决定:把50多个孩子领到自己家中上课,而这所学校,只有她一名教师。但家里的三间房,要挤下这么多的孩子,不是件容易事儿。为保证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她和丈夫准备在自家房上再加盖一层。
  但是扩建房子又谈何容易,夫妇两人决定变卖家里的粮食,又跑到几十公里外的亲戚家借来椽子和檩条,自己动手到河边挖沙、挖石子。“就是这样,后来算一算,盖房还是欠下了3万多元”。
  不知身上磨了多少个疱,熬了多少个夜晚,用了整整5个月,1993年秋,王生英夫妇俩终于将第二层楼加建起来了。
  孩子们总算有一个宽敞的教室了。但50多名学生,一共三个年级,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五门课程,只有王生英一个老师,她为此创造出了“三级复式教学法”。
  从1993年到2004年,在王生英的家中,她陪着孩子们一起度过了整整十年。在这期间,她先后培养出了200多名小学毕业生,有15人后来考上了大学,有6人当上了村里的干部。直到2004年秋天,经过上级拨款,卸甲平村建起了一所新的小学,老师也增加到了5位。
  第一次搬到新学校,第一次上课时,王生英和几十名孩子都高兴地哭了。
  多年来,王生英养成了一个习惯,在护送孩子上下山时,下山总走在最前面,上山则走在最后面,她的想法是,万一孩子摔落,她也能一把拉住。
  王生英的故事,后来感动了很多人。王生英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特级教师等荣誉,并被选为2006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在2007年10月,她还出席了党的十七大。
  王生英的美丽心愿
  让孩子们多几件体育器材
  没有篮球架,没有单双杠,没有乒乓球台,王生英带着这群孩子,用简单的一根绳子,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绽放出了快乐光芒。
  8月18日下午3时,安阳林州横水镇卸甲平小学空荡荡的校园内,除了一排松树,就是两个花池。此时,王生英老师带着几个孩子,正在院子里拔河,做游戏。开心的笑容写满孩子们的脸庞。
  即便如此,孩子们还是盼望着,能够亲眼看到、用上此前他们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那些东西。“我想有一副羽毛球拍,能和姐姐一起打球。”13岁的学生李培钰腼腆地告诉记者,她说,平时课间,他们玩的最多的,就是跳皮筋、跳绳、拔河。“好几年了,有点儿玩腻了。”女孩儿的声音很小。“村里穷,能建个学校让孩子上学就不错了,体育器材啥的,都买不起啊。”村里65岁的闫正英说。“我希望孩子们像城里的娃娃一样,在校园里能打乒乓球、篮球,玩单双杠。”王生英说,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这些山里的孩子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课的时候,在学校里开开心心学习,下课时,用上城里孩子才能用上的一些体育器材。
 
扎根太行山 身残育学子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山区教师王生英
  日前,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记者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这是今年荣获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光荣称号的王生英老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这连绵起伏的山区,右腿残疾的王生英在过去的37个春秋中辗转多所小学,但始终和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已经成了王生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被媒体赞誉为“中国的‘瓦尔瓦拉’”。
  教室门前,那面高过房顶的五星红旗在秋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正是上午课间操时间,在卸甲平小学不大的校园里,全校所有的6名二年级学生和8名学前班孩子联合组织的文体活动正在有声有色地开展着。队列中,已经54岁的王生英大手牵小手,和孩子们融合在一起。
  在孩子们的眼中,王老师在课堂上是教给他们知识的老师,在生活上是照料他们的母亲;而在学生们的心中,老师就是一座和太行山一样可以依靠的大山。哪个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哪个孩子由于某种原因早上没有吃饭就来上学了,哪个孩子因父母闹矛盾不开心等,王老师都了如指掌。
  在王生英那间兼做卧室的办公室里,虽然简陋,但十分整洁。从孩子们水平参差不齐的作业和王老师工整细致的批改中,记者看到了一位扎根山区数十年的教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
  几十年来,王老师从“民办”到“公办”,从回乡青年到临近退休年龄的中年教师,工资也由几元,到十几元、几十元、几百元,一直到现在的一两千元,可以说,清贫始终伴随着她。但是,王老师又是最富有的,每当她想起山村的孩子一个个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走向社会时,她自豪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为有出息的学生高兴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孩子父母。她说:“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昂起头走向社会,这就是我拥有的最大财富!”
  “我太平凡了,所做的也只不过是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王生英谦虚地告诉记者,“在边远地区,在贫困山区,有许许多多的人民教师和我一样在为孩子呕心沥血地工作着,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不能玷污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王生英老师以自己的身残之躯,默默无闻地践行着自己做一个好人、当一名好教师的诺言。她的心总也离不开太行山,离不开红旗渠,更离不开和她朝夕相伴的学生,她的心永远属于这片大山里的孩子们。
记者站在卸甲平小学门前的洹河旁边,眼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回味着王生英老师那听起来既亲切又悦耳,既柔弱又坚强的“林州普通话”,仿佛看到一个雕塑般的身影,就“镶嵌”在山巅之上,镌刻在脑海之中。
 

 
王生英:乡村教育守望者
     桃园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的一个自然村,这个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的小村庄,有一位坚守了37年的乡村教师,为了让贫困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她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
     她就是今年54岁的王生英。4岁时的一场小儿麻痹症致使天资聪慧的王生英右腿残疾,但她并没有放弃追求。1974年,王生英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民办教师,从那时起,她把奉献山区教育当成自己一生的使命。
卸甲坪村的6个自然村之间,不是隔河相望,就是隔山而居。王生英家在西平村,和她执教的东平村之间横着一条大河,有一次雨下得很急,河水暴涨,冲断了小木桥。看着湍急的流水,想到学生们还在学校里等她去上课,王生英不顾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脱下鞋子,挽起裤腿,一瘸一拐地锳过河去。
     1978年,王生英调到了离家较近的西平村小学。那一年夏季的雨下得特别大,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她宣布:“从明天开始,大家都不要来学校了,直到雨停天晴。”
     学生问:“老师,那咱不上课了?”
     王老师说:“咋能不上?我去你们家里上课!” 此后的20多天,王生英每天都顶风冒雨奔波在泥泞湿滑的路上,挨家挨户地给学生上课,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
     有一天,当她满身泥水地出现在学生王敏淑家门口时,一家人都怔住了。懂事的小敏淑抚摩着她的伤腿,哭着说:“王老师,你不要再这么一家一家地跑了,我去把同学们都叫到俺家来上课!”
     37年来,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道路如何难走,王生英从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1993年夏季,一场狂风暴雨击垮了校舍,破旧不堪的教室成了一片废墟。王生英找村委会,请求尽快盖几间教室。村干部说:“咱村穷,眼下拿不出钱来。”无奈之下,王老师只好在教室的废墟旁支起了黑板,开始了露天教学。荒草坡上,小河岸边,大树下面,到处回响着孩子们稚嫩而清脆的读书声。有一天,王生英正在山坡上给学生们上课,突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还没来得及转移,黑板便被狂风卷走,学生们的书本被刮得七零八落。暴雨骤至,洪水冲得山石叮当乱响,学生们吓得乱作一团,哭了起来。王生英不断安慰孩子们:“别怕,有老师呢!”后来,直到家长们来接回各自的孩子,全身湿透的王生英才拖着酸痛的腿回到家里。
     为了让学生们有稳定的场所上课,王生英把自己的家当成了教室。但总在这样拥挤不堪的环境下教学,也不是长久之计。王生英决定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一层作为教室。为了加这一层,王生英夫妇连本带息欠了3万元的债,直到2000年才还清。
那时,王生英每月工资只有40元,丈夫还因生病欠了一大笔外债,改建教室对他们来说异常艰难。
      夫妻俩把家里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卖了,可是盖房的钱还差很多。于是他们又到邻近乡的砖厂求情,希望能尽快用上砖瓦。为了解决木材问题,他们砍光了家里的大小树木,又到几十里外的亲戚家借来椽子和檩条,解决了建房的原材料问题。没有钱雇工,王生英便拖着一条病腿,和爱人一起挖沙子、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当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乡亲们没了后顾之忧,王生英和丈夫却因建房过度操劳累倒了。
      有一次,全班学生正在王老师家二楼的教室里等她上课,一会儿,王老师的丈夫背着她上来了。原来,王生英正发着烧,连上楼的力气也没有了。得知老师发高烧还要坚持上课,学生们都哭了。大家恳求她回去休息,等病好了再来。王生英不答应,坚持放学后再去看病。等她上完那节课时,学生们哭着把她送下楼。
      王生英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她无怨无悔。对于父母,王生英深感愧疚。父亲患病卧床那年,她正教4个年级的课,床前尽孝只能是弟弟妹妹们的事。即使在父亲病重期间,她都很少能抽出时间去照看父亲,父亲去世后,这份遗憾久久留在了她的心里。
     “父亲去世的那天,我还在上课。你说,他会不会后悔生了我这么个不孝的女儿……”王生英经常会擦拭装着父亲照片的镜框,满怀愧疚。山区的教师是清贫的。在王生英从教的30多年里,她的工资从每月5元、10元、30元、40元涨到转正前的70元,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都很艰难。“谁不知道钱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为了挣钱就撇下这些孩子,我实在不忍心!”王生英说。“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王生英最大的心愿。为此,王生英在太行山下的讲台上一站就是30多年。从17岁踏上讲台起,王生英辗转于东平小学、西平小学、桃园小学、自建家庭学校,到如今的卸甲平小学,20年以校为家,10余年以家为校,先后有15名学生考上了大学,教学成绩多年在全乡名列前茅。有学生还给王老师算了一笔账:30多年来,王老师在乡村小路上走了10.8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多。
“我不想当‘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的形象代言人,我希望更多的乡村女教师工作愉快,生活幸福。”王生英希望人们多一些对农村教育的关注。
     今年10月25日,郑州大学学生程黎和十多名同学一起来到王生英家中,与王生英共同生活了三天。“很多人奇怪是什么样的信念使王生英一直坚持到现在。在我看来,那不是一种简单的信念,而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爱,很难被外界改变。”程黎说,三天的体验之后,同学们都非常感动,不少学生说,将来一定要到山区去支教。
     “人生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为了实现理想,克服困难的过程是最幸福的。”这是王生英的感悟和答案。当有人问她明年退休之后有什么打算时,王生英说,“我都想好了,我要在家里腾出一间房子,布置一个图书室,谁家孩子来了我就辅导辅导。我的工作可以退休,但我对孩子们的爱却永远不会退休。
 
 
 
 
 
 
 
 
 
 
 
 
 
 
 
 
 
 
 
 
让贫困孩子昂首走出大山
——记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王生英
太行山脚,红旗渠畔,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的山村教师王生英,36年无怨无悔扎根在这里。
36年来,王生英播种知识、辛勤育人,实现了她“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36年过去了,一大批山里孩子升入高中、大学,昂首走出大山,走向社会,成为投身祖国建设的人才。
“小小洹河都征服不了,怎么征服人生”
1956年,王生英出生在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这是一个半隐在山坳里的小村子。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她家也过着清贫的日子。不幸的是,4岁时的一场小儿麻痹症,给这个天资聪慧的女孩带来终身残疾——她的一条腿瘸了。
但是,残疾没有吓倒有志气的王生英。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上完了高中,1974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民办教师,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18岁的她暗下决心,要做一棵“傲岩争春的青松”,扎根在这贫瘠的太行山区,为山区的孩子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卸甲平村共有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隔河相望,就是隔山而居。从家里到乡里开会,10多公里的山路,一口气都不歇还要走4个多钟头,对她来说更是一次“长征”。她教学的第一站是离她家两公里外的东平村小学,从她家到东村相隔的洹河,成了考验王生英意志的难题。每逢雨季,架在河上的木桥被洪水冲断,她只好绕道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到学校上课,遇到风雨交加、河水暴涨的天气,她更是战战兢兢涉水过河。“连小小的洹河都征服不了,怎么征服人生的坎坷呢?”王生英为自己的勇气打了高分。
1978年夏秋的一天,雨下个不停。因校舍破旧,不能遮挡风雨,为了保证学生安全,王生英不顾自己的安危,拿着教科书,踏上泥泞的山路,巡回到方圆几里内的学生家里上课。风里来,雨里去,数次摔倒,又数次艰难地爬起来,她一直坚持了20多天。每当乡亲们看见这个身体残疾的姑娘一身汗水一身泥巴的样子,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掉眼泪。而孩子们则哭着说:“王老师,你不要再挨家挨户跑了,我们都集中到一个地方学习吧!”
“在王老师家学习,就像在自己家”横水镇的百姓都知道,从教36年、教过镇上两代人的王生英,前10多年是以家为校,后10多年是以校为家。她从没有误过学生的一节课,就连结婚这样的终身大事耽误的两天课,她也不折不扣地给学生补上了。
上世纪80年代,在王生英家乡这样的偏远山区,校舍严重不足。后来,村里找了一间旧仓库做教室。可是,就连这样的校舍,没过多久也因一场狂风暴雨而被冲垮。怎么办?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村里再也找不出一间能容下几十个学生的房屋了。找村委会反映情况,得到的回答是“村里太穷,实在拿不出钱来建学校”。无奈之下,王生英只好领着学生到野外上课。一个破旧的黑板靠在树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荒草地上听课,趴在地上写字、做作业,情景是那样的凄凉。这样不是长久之计,王生英便和丈夫商量,想把孩子们领到家里上课。
就这样,王生英家的里间、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3个班学生的“复式教室”。为了让孩子们上课的空间宽敞些,王生英一心想把家里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而这对于当时每月只有40元工资的王生英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工程。不过,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王河生的支持,两口子发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建房。”
在建房的日日夜夜,王生英拖着一条残腿,和爱人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建成了孩子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而王生英和丈夫却因建房过度操劳而累倒了,丈夫常常吐血、流鼻血,她也多次晕倒在课堂上。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了偿还欠下的外债,王生英一家人节衣缩食。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学习用品。孩子们说:“我们在王老师家里学习,就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
在以后的10多年里,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孩子们的教室也从王生英的家里搬了出来。王生英也先后在东平、桃园等多所学校教书。
学生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人们都说,山里的孩子不金贵,摔摔打打又一年。每当想起这句话,王生英便想到那些心酸的往事:多少个夜晚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里,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没人照顾,害怕地依偎在墙角,又饥又渴地喊着妈妈的时候,她常愧疚落泪。
一个雨天的夜晚,她结束家访,浑身是泥回到家,看见两个孩子相互搂着靠着墙角睡着了。儿子满脸是血,女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她把姐弟俩喊醒,儿子一下扑到她的怀里,哭着说:“妈妈,你咋一直不回来呀!”这时,王生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伤痛,搂着一双儿女,泪水夺眶而出。
2009年的教师节前,已经上大学的女儿给母亲写来一封信。回忆儿时的情景,女儿写道:“那时候,妈妈你每天都忙到很晚,我和弟弟几乎天天饿着肚子等你,却不见你回来。冬天,你连夜给学生做棉衣,我们没有棉衣你却不管。又冷又饿的时候,我们总认为你不是一个好妈妈。现在,我终于理解了,知道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读着女儿的信,王生英热泪盈眶。
在王生英的学生中,有一个下肢瘫痪的学生叫李增华。他只能靠双拐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刚来学校的时候,李增华的父亲十分为难,一再说给学校增加了累赘。望着孩子渴望上学的目光,王生英毫不犹豫地收下了他,并对他的父亲说:“孩子虽然残疾,但是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此后,王生英每天背着他上楼、下楼,背着他上厕所,帮助他解腰带、系鞋带。这样一背就是两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王生英背着他上楼越来越吃力。有一次上楼时,她的腿突然一软,他们摔倒在楼梯上,李增华一把搂住王生英,哽咽着说:“王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再也不想拖累你了!”
“老师没事,孩子,摔着你没有?”王生英赶紧为一脸愧疚的小增华擦干眼泪,鼓励他“男子汉应该坚强些”。这时,刚从地里回来的丈夫二话没说,背起李增华就上了楼。从此,丈夫毫无怨言地接过了背增华上楼下楼的任务,一背又是4年。
山区的教师是清贫的。在王生英从教30多年的生涯里,经济的拮据和精神的富有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作为一名山区的民办教师,她的工资从每月5元、10元、30元、40元涨到转正前的70元,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都很艰难。
“谁不知道钱多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为了挣钱就撇下这些孩子,我心里实在是不忍心呀!”王生英至今回忆起当年的选择,仍然说自己的选择“值得”。
36年来,王生英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她无怨无悔。她说:“学生就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