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教材科 >

河南农业大学2024年课程类项目建设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12 17:11    浏览次数: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课程建设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学校研究决定,开展2024年课程类项目建设,具体申报要求如下:
      一、申报类型
      2024年课程类项目建设项目包括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等。
      二、立项条件
      申报的课程需纳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运行,申报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学院要进行1:1的建设经费匹配保障。鼓励受众面广、需求量大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申报。所有课程建设周期为两年。
      三、申报条件及建设要求
     (一)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1.要贯彻OBE理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教学内容契合课程目标,导向正确,要将现代教育思想,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前沿知识融入课程教学。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2.根据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要求,探索课程教学组织新模式,构建教与学的新型关系,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课程团队负责人应为正式聘用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课程团队成员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团队能够按照规范的教学计划和要求,持续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及时对课程内容更新和完善。
      4.立项建设的课程应保证在立项一年内完成线上课程建设任务(包括课程视频及相关教学资源)并保证能够运行一年。优先立项已具有线上课程资源、适宜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已立项建设校级及以上的一流线上课程、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不在此次申报范围之内。
    (二)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
      1.申报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紧密结合专业或专业大类特色,从理论到实践多维度深入挖掘,通过创新课程设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2.课程应为面向本科生的专业课或创新创业类课程,课程教学应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3.教学内容要包含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培养等,将创新创业理念、知识与专业课内容有机融合。积极发掘和充实专业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专创融合”案例库、文献资料库等教学素材,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推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
      4.课程设计应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案例分析教学,可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或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鼓励依托申报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5.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下线上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建立非标准答案考核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案例分析、调查报告、随堂测验等,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
     6.课程团队总人数不超过7人(含负责人),团队前3人(含负责人)应至少有一位具有创新创业课授课经历,亲自参与过创新创业一线教学且不低于2个学期,或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类项目竞赛,且获省级以上奖项实践经历。鼓励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设计和具体实施。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建课程建设团队。
    (三)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1.课程思政示范课
       (1)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3年以上本科教学工作经验。团队成员涵盖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团队成员不超过7人。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教学研究制度完善且有实效,经常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
       (2)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及授课对象等,制定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等各环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元素。
       (3)注重挖掘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思政元素,形成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期内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教案)和示范案例集。
       (4)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应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和特点,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明确的教学理念和主题内容。
      2.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1)中心应聚焦本院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建设特色鲜明,发展定位准确,育人理念先进,工作规划清晰,任务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完备,能够有机融入学校课程思政综合性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2)中心负责人可由二级学院主要领导担任,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对如何结合本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深刻理解。中心人员组成须含有思政课专业教师,其他成员应具有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
    (3)中心立足本院系专业特色和课程育人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建成一批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在院系内外、学校内外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4)中心要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教学观摩和培训活动,汇聚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合力,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5)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本院系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1.坚持立德树人, 深刻领会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广研究性教学方法,营造研究性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2.建设高水平研究性课程教学团队,开展产科教融合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培训,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设置研究性学习内容,实行以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3. 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和基于问题导向的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项目,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内容,形成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良性互动。
      4. 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进行课堂教学整体设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性教学课程、项目、教师、虚拟仿真实验等资源,建设契合课程目标的研究性教学资源库。
      5.制定完善的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建课程全过程评价机制。
      6. 教学运行顺畅。教学过程材料完整,课程至少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研究性教学改革成效, 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申报名额
      每类课程每个院限申报1-2项。学院人数超过100人的总数不超过10项,学院人数不足100人的申报总数不超过8项。其中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各学院申报不超过1个。
      五、提交材料
      1. 线上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课程负责人需提交《河南农业大学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立项申报书》一份,如建设有线上课程资源须提供有效链接网址(如需登录,请注明访问用户名及密码,确保能够正常登录访问,不提供访问用户名及密码的视为无线上课程资源)。申报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提供20分钟说课视频。不需要支撑材料。
      2.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
     课程负责人需提交《河南农业大学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立项申报书》一份,说课视频(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特色创新、改革成效等)和支撑材料。
      3.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负责人需提交《河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申报书》、《河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立项申报书》及支撑材料,课程思政示范课提供课程视频材料。
     4.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负责人需提交《河南农业大学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申报书》,说课视频(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改革成效等),支撑材料(包含至少 4 学时的研究性教学课程教案)。
      5.申报材料提交时间
      以学院为单位于4月25日中午前将汇总表、各类申报书纸质版各一份送至A108,电子材料(申报书、支撑材料、视频材料)发送到jwcjck@henau.edu.cn。其中所有视频材料不超过20分钟,mp4格式,不大于500M。
联系人:孙丽婷     联系电话:56552720
 
 
 
 
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