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20-01-27 15:25    浏览次数: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实施细则

 

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学会调查、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掌握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为进一步提高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规范管理,根据《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规定》(校政教【20073号文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

1.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须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确定,选题数量应保证一人一题。选题应与社会实践、生产应用和科研课题相结合,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是教师科研题目的部分任务、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课题等。选题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要适当,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索性。鼓励创新性选题和学科交叉选题,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联合选题。

2.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由指导教师申报,经系主任审定,报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后,对全体学生公布,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指导教师选定的办法确定每位学生的论文(设计)题目;如果学生在校外企业实习,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实习内容选定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在学院办公室备案,没有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改。论文选题如确需更改,应由学生本人首先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报系主任处,系主任签字同意报学院办公案备案。

二、指导教师及其职责

1.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鼓励专业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指导课题。

2.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职责包括:

(1) 负责指导学生选题、撰写任务书、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制定方案、实施实验、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工作。

(2) 定期检查学生的论文进程和质量,并指导学生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与关键问题。

(3)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既要加强引导,又要严把质量关,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审定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如实给出评语,并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三、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要求

1.毕业论文的撰写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内容应以自己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为基础;严禁抄袭它人论文,如出现抄袭现象,一经查实取消参加毕业答辩资格,答辩后发现的抄袭现象取消已取得的论文成绩。

2.论文中应积极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习中的获得的实践经验对论文中的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讨论,阐述清楚自己的基本论点、最终的结论和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在论文的撰写中还应该突出创新点或自己新的见解。

3.论文正文部分应依次包括以下内容: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和致谢部分组成。

如果为选题为工厂设计,应有设计图纸与设计说明书两部分内容。图纸应有工厂的总平面图、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主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每层都要画平面图)、必要的剖面图等。设计说明书应由工厂设计概况、主要产品工艺设计方案、车间平面布置方案、设备选型、配套设施的设计方案等部分组成;参考文献与致谢部分同论文要求。

4.毕业论文的字数不少于5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鼓励多参考国外期刊文献。毕业设计的图纸应达到折合A0 号图纸2张的工作量,并要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

毕业论文的检查主要分布为开题阶段、实施阶段、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二次答辩等几个阶段。各系应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在开题、论文(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中期检查和答辩等重要环节中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1开题阶段的检查

    开题阶段的检查一般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第三周进行,在学生进行了部分实验后或在企业进行了一段实习后,由各系或各研究室组织检查,检查每个学生的实验或实习的进展情况。开题阶段检查的内容如下:

1)检查学生的文献综述和方案论证,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2)实验或实习的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需要调整;

3)是否具备毕业设计(论文)所要求的基础条件。

2.实验(实习)过程中的随机检查

随机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并能得到及时解决,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随机检查由各个研究室组织安排或指导教师自行安排时间和检查方式。

3.论文(设计)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应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中期(每年的3月中旬)进行,由各系组织实施。中期检查时每个学生要汇报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交已查阅到的参考文献、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应完成部分的论文初稿备查。对于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检查时间可安排在3月到4月的实习检查过程中。中期检查主要应检查以下内容:

1)学生的实验进展情况,已进行的实验内容与所定的题目是否一致,对所进行论文的理解程度及对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状况的了解情况;

2)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规定工作,所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

3)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表现,是否按时填写实习记录与撰写实习心得;

4)指导教师对毕业实习学生的指导情况。

4.论文的结题验收

论文的结题验收于论文答辩前1~2周内进行,主要分为指导教师审查与评阅教师审查两部分。

1)指导教师审查  指导教师审查由指导教师对自己所带毕业生的论文按照学校与学院论文要求进行细致与全面的审阅,看论文是否达到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科技论文撰写水平及格式是否符合学校或学院的要求,填写指导教师评阅表并给出分数。

2)评阅教师审查  在学生论文(设计)完成后,打印装订上交系里。两个系对学生论文(设计)进行互审,每一个学生论文应由两名教师进行评阅,评阅后填写评阅教师评阅表并给出分数。如果两名评阅教师均认为论文(设计)不合格,则取消该生的答辩资格。如果评阅教师与指导教师审查认为论文合格,即可参加论文答辩。

五、论文答辩

毕业答辩是本科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毕业答辩。毕业答辩实行二次答辩制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领导本学院的答辩工作,制定评分标准,监控答辩程序,审定答辩成绩。

1.毕业答辩前各专业要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应由5~7名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最好有1~2名相近专业的外单位的教师参加,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少于2名。答辩委员会成员由系提出申请,经院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

2.答辩委员会应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方案设计、文字表达、格式、结论、创新性等进行评阅,并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答辩成绩按百分制计。

3.毕业论文答辩实行二次答辩制度,第二次答辩一般在第一次答辩之后一周之内进行。如果在第一次答辩举行前,论文(设计)经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审查不合格,不能参加第一次答辩,修改合格后参加二次答辩;如果第一次答辩,答辩委员会认定论文(设计)不合格,要对论文进行修改,再经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进行评阅,认定合格后参加二次答辩。

4.毕业答辩的程序:

(1) 院领导宣布答辩委员会名单。

(2) 答辩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宣布答辩开始。

(3) 答辩人汇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提问,答辩人答辩。

答辩秘书做好整个答辩过程的记录工作,答辩完成后,应认真整理答辩记录。答辩记录在答辩工作结束后交学院资料室存档。

六、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1.成绩评定  论文(设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指导教师评阅成绩(30%)、评阅教师评阅成绩(30%)与答辩成绩(40%)。答辩结束后,按照每位学生三部分的得分进行核算论文(设计)的总评成绩。总评成绩按照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四级制给分,优秀率原则上不超过15%。统计出来的最终成绩由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后报学院,公示三天,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成绩最终确定。

2.优秀论文评选  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优秀论文评奖活动,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者,学校将下文表彰,颁发证书。各专业应按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校政教【1999】第17号)文件精神要求认真推荐本专业优秀论文(设计),经院学术委员会审定后,上报学校。

六、其他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为:封面论文封底,任务书单独装订。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实习记录、毕业实习鉴定等材料由各系按要求整理后交学院资料室存档。

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系应认真进行总结,并及时将工作总结、《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情况汇总表》和《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统计分析表》报院办公室。

 

 

20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