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规章制度 > 省级相关文件 >

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 教高〔2014〕22号

发布时间:2018-11-27 16:48    浏览次数: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厅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关于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学校: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教高函〔2013〕12号),进一步加强重点教材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的重要意义
  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央批准的总体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有计划地组织编写140种左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基本覆盖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专业领域。其中,由中宣部组织编写43种,由教育部组织编写96种(目录详见附件1、2)。工程重点教材集中全国力量编写并经中央审定批准出版,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充分反映了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在思想水平、学术水平等方面达到了国内同类教材的一流水平。各高校一定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准确把握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要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工作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各高校要把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统一纳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教学计划,凡是开设与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都应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指定教材统一使用。没有开设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的,鼓励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逐步把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各高校要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统一作为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的支撑数据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基本指标。
  (二)加强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全员培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高〔2010〕5号)精神,进一步完善三级培训体系,对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开展高质量全员培训,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课”。中央级由中宣部、教育部举办新出版工程重点教材示范培训班,相关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要积极参加;省级由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主要培训省内高校所有任课教师;校级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主要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通过全员培训使任课教师吃准吃透工程重点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提高驾驭工程重点教材的教学能力,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对工程重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上,努力做到融会贯通、精辟讲解。参加全员培训并考评合格的任课教师可获得“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计入相关档案,并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参考依据。
  (三)深化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和鼓励任课教师加强对工程重点教材研究,改革教学方法,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以工程重点教材为依据,征集评选相应课程“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案例”“精彩一课”,总结推广工程重点教材教学经验;组织编写工程重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学重点难点解析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备课水平;委托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教学论坛、教学观摩,深化工程重点教材教学研讨;依托“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一批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为教师授课提供示范;支持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者、使用者对工程重点教材内容和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四)完善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的保障措施。鼓励高校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鼓励高校采取多种形式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价购买和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省教育厅将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统一作为院校分类评估、专业评估以及学校自我评估等本科教学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
  (五)实行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年度通报制度。从2014年起,实行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年度内部通报制度,每年9月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联合向省委、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汇报,同时向高校通报上一学年度各高校使用工程重点教材和教师培训学习情况。对落实不力的高校负责人进行约谈。每年7月底前,各高校要将本校推广使用工程重点教材和教师培训学习情况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三、切实加强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省成立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处和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省高校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和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负责制定全省高校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的具体措施,修订相应教学检查、评估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高校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分管负责同志、教务部门和有关院系负责人参加的工作机构,负责本校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和教师培训等工作。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落实方案,使工程重点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最大效益。
  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将适时对各高校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情况和效果进行督查,使工程重点教材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请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将本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开设工程重点教材有关课程情况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并填写附件4,于2014年3月7日之前(含电子文档)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联系人:焦阳;联系电话:0371-69691869,电子邮箱:hngaojiaochu@126.com。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11号D825 房间。
 
附件:1.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43种重点教材名单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96种重点教材名单
   4.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有关课程情况统计表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厅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2014年1月7日

附件1
 
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朱清孟   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副组长: 李宏伟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訾新建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
  成  员: 李文良   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韩小爱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何秀敏   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
            王亚洲   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处处长
            岳德胜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附件2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43种重点教材名单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5.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7.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政治学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9.社会学概论(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0.法理学(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1.史学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12.新闻学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13.文学理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15.中国哲学史(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6.西方哲学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17.中国政治思想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18.西方政治思想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19.世界经济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0.西方经济学(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1.宪法学(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2.伦理学(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5.《资本论》导读(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6.中国近代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7.军队政治工作学(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33.世界现代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3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35.西方社会学理论评析
36.民族学导论
37.中国共产党历史
38.宗教学
39.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40.当代国际政治
41.比较政治制度
42.德育原理
43.中国文化概论
 
 
 

附件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96种重点教材名单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2.自然辩证法概论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4.逻辑学
5.科学技术哲学
6.宗教史
7.中国伦理思想史
8.西方伦理思想史
9.美学原理
10.中国美学史
11.西方美学史
12.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评析
13.西方经济学流派评析
14.发展经济学
15.区域经济学  
1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7.中国经济史  
18.世界经济史
19.中国法制史
20.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1.刑法学
22.刑事诉讼法学
23.民法学
24.知识产权法学
25.商法学
26.民事诉讼法学
27.经济法学
28.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2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30.国际公法学
31.国际私法学
32.国际经济法学
33.行政管理学
34.地方政府与政治
35.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
36.国际政治学
37.外交学导论
38.当代中国外交
39.国际组织
40.国际关系史
41.社会政策概论
42.社会心理学概论
43.农村社会学
44.城市社会学
45.人口学概论
46.中国社会思想史
47.中国社会学史
48.外国社会思想史
49.人类学概论
50.中国革命史
5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5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53.教育学原理
54.教育哲学
55.中国教育思想史
56.西方教育思想史
57.当代教育思潮评析
58.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59.中国古代文学史
60.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6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62.比较文学概论
63.外国文学史
64.西方文学理论
65.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
66.新闻评论
67.新闻采访与写作
68.新闻编辑
69.中国新闻传播史
70.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
71.广告学概论
72.中华文明史
73.中国古代史
74.中国思想史
75.中国民族史
76.中国史学史
77.世界文明史
78.世界古代史
79.世界近代史
80.外国史学史
81.考古学概论
82.文物学概论
83.博物馆学概论
84.管理学
85.管理思想史
86.人力资源管理  
87.组织行为学
88.社会保障概论
89.公共财政概论
90.公共政策概论
91.艺术学概论
92.中国美术史
93.中国音乐史
94.中国戏曲史
95.中国电影史
96.中国舞蹈史
 
 
 

附件4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有关课程情况统计表
学校名称(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序号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 所在院系 现用教材名称 是否工程教材 年使用册数 学生人数 授课教师人数
1                
2                
3                
               
               
               
               

 
 
 
 
 
 
 
 
 
 
 
 
 
 
 
 
 
 
 
 
 
  河南省教育厅办室
   2014年1月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