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提升我校教师教学综合素养和能力,定于2024年3月9日-3月11日举办高校教师教学综合素养及能力提升专项线上研修班。
一、研修时间
2024年3月9日-3月11日。
二、培训方式
学习通直播+课程回看巩固+实操+在线讨论答疑。
请提前下载“学习通”APP,并用报名的手机号注册登录,以方便报名后顺利加入课程班级。
三、研修目标:
本期研修班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背景,深刻剖析教师践行数字化教学的具体要求;强调数字化教育资源有效筛选改造创新;强化数字化教学设计及技术应用,围绕教师课堂教学核心能力要素,从教学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案撰写、教学评价、课堂驾驭、产教融合等方面强化教师必备基本功和教学素养的养成,帮助广大教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四、研修对象:
对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等议题具有浓厚兴趣的相关教师。
五、报名方式:
请各学院于03月06日中午12点前将报名汇总表发送到邮箱jwcjfk@henau.edu.cn。
联系人:邢冉冉 0371-56552735
![]() |
报名汇总表 |
附件 1:课程内容
日期 | 时间 | 主题&内容 |
3 月 9 日 | 9:00-11:00 |
【产教融合篇】 《深化产教融合育时代新人》 1.产教融合的内涵 2.产教融合发展历程 3.产教融合原则 4.产教融合发展路径 |
姚伟民 广西财经学院 教授 | ||
14:00-16:00
|
【教案撰写篇】 《全景教学 融会贯通——教案设计及教学实践》 1. 教案设计的几点建议 2. 一个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3. 一学时教学设计案例 4. 一门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5. 结语及展望 |
|
钟秦 南京理工大学 二级教授 | ||
19:00-21:00 |
【课程思政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1.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 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法 3.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公共关系》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
|
夏宝君 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 | ||
3 月 10 日 |
9:00-11:00
|
【教学设计篇】 《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1. 什么是教学设计 2. 数字化背景下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3. 教学评价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4. 数字化背景下教学创新实践 5. 教学创新设计案例解析 杨九民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
3 月 10 日 |
19:00-21:00
|
【课堂教学篇】 《浅谈提升课堂磁力的三要素——动力之源,能力之本,魅力 之美》 1. 师爱为魂的教育情怀,是驾驭磁力课堂的动力之源! 2. 学高为师的教学水平,是提升课堂磁力的能力之本! 3. 身正为范的教师人格,是增强课堂磁力的魅力之美! |
郑用链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 ||
3 月 11 日 |
9:00-11:00
|
【方法技巧篇】 《教学创新现场汇报篇》 1. 教学创新的主线和逻辑 2. 创新汇报的内容组织 3. 创新汇报的注意事项 |
廖红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 ||
14:00-16:00
|
【教学方法篇】 《BOPPPS——开启有效教学的钥匙》 1. BOPPPS 的起源与发展 2. BOPPPS 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及分析 3. 案例分析 |
|
詹薇 武汉轻工大学 教授 | ||
19:00-21:00
|
【教育评价篇】 《数字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1、数字化背景下渐进式教学体系 2、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关系 3、分阶段构建数字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4、数字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实例分析 |
|
周屈兰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
附件 2:师资简介
钟秦 ,钟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 ,首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学成果奖、 一流课程及教学 创新比赛等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成果奖和重点研发等项目评审专家,入选全球 10 万名顶尖科 学家榜单和爱思唯尔“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江 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主讲的“化工原理”等三门课程获国家级一流课程; 主编的《化工原理》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领衔的“化学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 队;负责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出版专著及教材 6 部,发表论文 470 多篇,其中近五年发表 SCI 论文 170 余篇。
夏宝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深耕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十年,主要从事文化 传播、人际传播、公共关系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与教学项目,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公共关系》。 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杨九民,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明德教师奖获得者,湖北省教学 名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负责人 ,首届高校教师教 学创新大赛网络评审、现场评审专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主任。兼任 2018-2022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 员会秘书长,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学设计》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负责人。
郑用琏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物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首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 养基地首席教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首席顾问。连任八届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组长,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国家教学名师。曾任教育部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人大常委,湖北省 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生物技术组组长,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生物技术顾问。长期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863”、“973”、“948”、国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等研究课题 53 项,发表 SCI 学术论文 72 篇,培养研究生85 名。获准国家发明专利 3 项,主编“十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分子生物学》。译著 3 部,主讲《分子生物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基因的奥秘》国家视频公开课,《生命科学导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湖北省人民政府一等奖 1 项。
廖红,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荆楚好老师”,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武汉理工大学“十 佳师德标兵”,“新华思政”专家,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主持两门国家级 课程,物理课程建设获 4 项国家级及 5 项省部级认定,课程团队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 赛基础课程正高组国家一等奖及中级组国家二等奖。指导年轻教师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竞赛奖励,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名师团队,课程育人工作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钟秦 ,钟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 ,首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学成果奖、 一流课程及教学 创新比赛等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成果奖和重点研发等项目评审专家,入选全球 10 万名顶尖科 学家榜单和爱思唯尔“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江 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主讲的“化工原理”等三门课程获国家级一流课程; 主编的《化工原理》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领衔的“化学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 队;负责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出版专著及教材 6 部,发表论文 470 多篇,其中近五年发表 SCI 论文 170 余篇。
夏宝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深耕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十年,主要从事文化 传播、人际传播、公共关系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与教学项目,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公共关系》。 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杨九民,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明德教师奖获得者,湖北省教学 名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负责人 ,首届高校教师教 学创新大赛网络评审、现场评审专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主任。兼任 2018-2022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 员会秘书长,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学设计》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负责人。
郑用琏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物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首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 养基地首席教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首席顾问。连任八届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组长,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国家教学名师。曾任教育部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人大常委,湖北省 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生物技术组组长,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生物技术顾问。长期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863”、“973”、“948”、国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等研究课题 53 项,发表 SCI 学术论文 72 篇,培养研究生85 名。获准国家发明专利 3 项,主编“十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分子生物学》。译著 3 部,主讲《分子生物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基因的奥秘》国家视频公开课,《生命科学导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湖北省人民政府一等奖 1 项。
詹薇,武汉轻工大学教授,国内著名 ISW、 FDW 培训师 ,FD-QM 在线课程引导师、评审师。英 国三一圣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参与多项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教科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 3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多篇被收录。先后主持国家一流课程 1 门、湖北省一流课程 1 门;荣获全国高校微课教学竞赛湖北省一等奖、湖北省混合式金课案例奖、湖北省 高校美育课改创新案例一等奖,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和“学习强国平台”。在“全国高校美育实践与学术研讨会”上的课改创新成果主题报告(唯一教师代表),获人民日报、
凤凰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周屈兰,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 选者,现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兼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清洁燃烧与烟气净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中国锅炉协会燃烧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国家重大科技专 项任务 1 项,获省部级科技奖 3 项,行业协会科技奖 4 项,发表 SCI 论文 60 多篇。 获首届全国高 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首届陕西省高校课堂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 首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 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三届陕西省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 5 项,主持陕 西省线上一流课程 1 项,线下一流课程 1 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 1 项,陕西省在线教学典型案例课程 1 项。 第二批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负责人(燃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