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综合科 >

关于开展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9-20 16:00    浏览次数:
各学院:
  为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加强我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856号)、《关于做好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8〕766号)和河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校政教〔2016〕27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现就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的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建设为重点,创新组织形式,明确职能定位,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校基层教学组织基本达到合格建设标准,达标率在90%以上。学校分期认定一批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资助开展教学组织、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教学发展等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教学组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求,组织落实教学任务,开展多元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分析。规范课堂教学,严格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各个教学环节(如备课、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考试考查、毕业论文或设计等)指导、检查和督促。
  (二)专业建设。加强相关学科、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研究,制定或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行业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专业建设。课程类、实践类等基层教学组织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与教材建设。建立符合学科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组织制定并规范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最新的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选用或编写高质量教材和指导用书,进行教材、教辅资料、课件、题库、资源库、开放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设。
  (四)实践教学。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加强课程实验、阶段实习、综合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指导。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导大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五)教学研究与改革。组织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学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组织相互听课、教学观摩、教学竞赛,开展同行评议。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议,及时了解教学改革领域的最新动态。
  (六)教师教学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基本制度。加强教学梯队建设,制定教师培养计划,严把新教师开课关,对青年教师实施教学指导,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有计划安排教师赴国内外高校、相关单位进修培训。
  四、实施办法
  (一)分级建设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采取合格达标和优秀认定两种方式。各学院对照《河南省高等学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试行)》(附件1)和《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标准(试行)》(附件2),按照专业类、课程类、实践类等不同类别组建基层教学组织,上报达到合格建设标准教学组织,并择优推荐1-2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将在各学院推荐基础上遴选6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上报省教育厅。
  (二)考核验收
  省教育厅和学校每年将抽取20%的合格基层教学组织进行复核验收,对未达到合格建设标准的,要求限期整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立项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满后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核验收,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由学校组织考核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格程序,认真组织开展达标创优建设实施工作。
  (二)2017年立项建设的4个省级基层教学组织在2018年度内需按照省级优秀建设标准完成建设任务。2017年和2018年立项的校级基层教学组织本次均需按照新分类类别重新填报。
  (三)填报材料要求,拟申报合格和优秀的基层教学组织须填写相关推荐表,详见附件《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推荐表》(附件4)、《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推荐汇总表》(附件5)、《河南省高等学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备案表》(附件6)、《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备案汇总表》(附件7)及推荐的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佐证材料(含课程、项目、奖励、成果、教材等成果复印件)一式一份,同时发送电子版。
  六、时间安排和程序
  (一)学院填写推荐表和汇总表,并进行审查(2018年9月21日-28日)。
  (二)专家评审,确定拟推荐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名单。
  (三)报学校研究确定后进行公示(9月29日-10月7日)。
  (四)网上填报相关信息。获得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推荐资格的组织需上网填报信息(10月8日)。
  (五)学校统一向教育厅报送纸质版推荐表(10月10日)。
  七、联系方式
  地址:文化路校区行政楼213房间(教务处综合科)
  联系人:宛新生 赵晓莉    电话:0371—63558808
  Emall:82937660@qq.com
 
教务处  
2018年9月19日
 
    附件:1.河南省高等学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试行)
    2.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标准(试行)
    3.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推荐限额表
    4.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推荐表
    5.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推荐汇总表
    6.河南省高等学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备案表
    7.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备案汇总表

附件1
 
河南省高等学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
(试行)
指标 分值 指标内涵
规章制度 10分 具有较为完善的议事决策、教学组织与管理、教研活动、听课评议、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等基本管理制度,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较为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队伍建设 10分 坚持立德树人,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良好,未发生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享有额外津贴或减免课时量;团队规模原则上30人以下,成员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教师传帮带机制健全,新入职教师均经过20天以上系统培训并配有指导教师;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
教学
组织
15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落实备课、授课、课程设计、实验实习、考试考查、毕业论文或设计等教学环节各项任务,运行有序,档案资料齐全;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纪律严格,连续2年无重大教学事故;建立有教学评价和质量分析反馈机制;每学年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率100%;
课程教材建设 10分 课程体系符合专业发展,有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时更新;严格执行学校教材选用制度;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
教学研究 15分 承担有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参与教师占比达到60%;教师人均·学年发表教研论文达0.2篇;每4周开展1次集体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人均·学年4次以上相互听课;每位专任教师每2学年参加1次以上校外教学研讨会议。
专业建设 10分 制定或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定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国家各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行业企业多种形式参与专业建设;课程类、实践类等基层教学组织有效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教学 10分 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实验实训课程开课率及学生覆盖率符合规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条件保障 10分 设有专项经费,教师人均•年度运行经费1000元以上,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教学资料档案室和相关办公设施,人均教学办公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
人才培养能力 10分 教师评教良好,在校级以上教师讲课大赛成绩优异,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学科专业竞赛等赛项获得校级以上奖项或公开发表论文;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附件2
 
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标准
(试行)
指标 分值 指标内涵
规章制度 10分 具有完善的议事决策、教学组织与管理、教研活动、听课评议、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等管理制度,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队伍建设 10分 坚持立德树人,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良好,获得有校级以上先进个人等荣誉;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享有额外津贴或减免课时量;团队规模原则上30人以下,成员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教师传帮带机制健全,新入职教师均经过20天以上系统培训并配有指导教师。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60%以上。
教学
组织
15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落实备课、授课、课程设计、实验实习、考试考查、毕业论文或设计等教学环节各项任务,运行有序,档案资料齐全;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纪律严格,连续2年无教学事故;建立有教学评价和质量分析反馈机制;每学年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率100%;
课程教材建设 10分 课程体系符合专业发展,有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能将最新的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编写高质量教材和指导用书;建设有校级以上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
教学研究 15分 承担有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参与教师占比达到80%,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教师人均·学年发表教研论文达0.3篇;每2周开展1次集体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人均•学年8次以上相互听课,每位专任教师每学年参加1次以上校外教学研讨会议。
专业建设 10分 制定或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定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国家各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有省级以上优势特色专业,专业评估位列前50%或通过专业认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课程类、实践类等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教学 10分 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高质量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实验实训课程开课率及学生覆盖率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条件保障 10分 设有专项经费,教师人均•年度运行经费2000元以上,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教学资料档案室和相关办公设施,人均教学办公面积在3平方米以上。
人才培养能力 10分 教师评教优秀,在省级以上教师讲课大赛成绩优异,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学科专业竞赛等赛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公开发表论文;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附件3、附件4、附件5、附件6、附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