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瑞歌)2017年12月22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为在100人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多孔催化剂:从无机分子筛到共价有机框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院长郑先福教授主持,副校长谭金芳以及理学院应用化学系的相关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王为教授从多孔催化剂的研究背景,共价有机框架的构筑、表征、应用以及反应机理等方面做了细致地讲解。王为教授的科研团队以无机分子筛为借鉴,以榫卯结构为模型,利用动态共价键化学(DCC)和“bottom-up”策略,实现了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COFs,即“有机分子筛”)的简洁构筑,并成功地将之用于金属/手性催化、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与移除等,同时利用固体核磁等先进技术展开了了其中的主客体化学研究。王为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逻辑清晰紧密,蕴含哲理。在问答环节,多位师生同王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此次报告会,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师生对晶型有机多孔材料有了全面细致的认识,开拓了视野,增进了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同时,王教授对今后两校间的科研合作提出了很多建议,对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王为教授: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现任《应用化学》副主编、《化学学报》编委。在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90 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