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安教授首先介绍了人们对氟以及含氟化合物的认识、开发以及应用等背景,进而对其课题组在药物导向的含氟类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机理探索以及实际应用探索方面给予了细致地讲解。含氟化合物通常具有极为特殊的药效,而杂环又往往是构成药物的关键结构。结合二者的优势,马军安教授课题组在循序渐进中逐步发现并解决关键科研问题:以三氟甲基化的重氮为砌块,发展了能够高效合成3-取代、4-取代以及3,4,5-三取代吡唑类杂环、四氮唑杂环的方法,克服了传统路线的诸多弊端。此外,马教授也介绍了个人的成长经历,心理历程、个人收获及其对化学的热爱。整个报告内容丰富有趣,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逻辑清晰紧密。在问答环节,多位师生同马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此次报告会,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师生对含氟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了全面细致的认识,开拓了视野,增进了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
马军安: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新产品研发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国际期刊学术奖励。迄今为止,先后完成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120 多篇,被他引超过四千余次,国内外会议和邀请报告四十多次,参编专著及书籍5部(章节),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十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