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教授主要从新工科减少内涵、工程教育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评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1995年到2019年,中国工程教育经历了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到CDIO改革试点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到新工科建设和再深化,中国工程教育正在做大做强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在此背景下,近30年共有1715万工科毕业生,我国培养了大国工程的领军人物,产出了战略高技术的研究成果。刘教授指出: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的特征包括:战略性、系统化、创新性和开放式。为了完成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应抓理论,建专业,改课程、变结构和促融合多手段全面布局,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随后,刘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分享了中国海洋大学创建的课程考核系统。最后,刘教授指出,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全力付出。
